高考物理以情境素材为载体,以促进物理素养养成为目标,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服务选才提供科学依据。绝大多数学校在高三上学期已完成第一轮复习,这学期最后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物理学科如何结合模拟考试做好复习备考,笔者有五点建议。
以高考真题为研究对象,总结情境规律
高考试卷是在评价体系指导下的科学规范命题的典范,它反映出命题人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精准展示、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近年来每个考点出现的频率,找出其命题规律,可以准确把握命题趋势,实现备考与高考的“无缝对接”。
情境是学科评价的载体,也是学科育人的载体。情境化的高考题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如:①大自然中与物理相关的现象,突出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精神,如地球上的极光,雨后虹、霓现象;②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问题,突出劳动育人功能,如广东卷第1题(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选例试题均为2022年高考题)以制作豆腐的石磨为素材、浙江卷第10题以晒衣架为素材;③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联系的物理问题,增强民族自信心,如山东卷第6题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广东卷第2题“祝融号”火星车、湖北卷第1题的我国科学家王淦昌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实验方案。二是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如:①物理学史情境,如湖南卷第1题的“波粒二象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和玻尔的原子理论”,河北卷第4题的密立根第一次测定普朗克常量h的光电效应实验;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典型案例,如全国甲卷第17题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创设计算尚未衰变原子核总数的学习情境;③科学探究情境,如2021年江苏卷第15题的回旋加速器模型。

以模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发现问题根源
模考试卷大多以往年高考题或其命题思路为参考,比较接近高考。一模侧重知识的全面性,目的是检验一轮的复习效果;二模、三模的考查更具综合性,在命题形式上更接近高考;三模又相对简单些,以助长士气,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根据模考暴露的问题进行教学诊断,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查漏补缺。
模考分析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审题不清,读不懂题意;二是不清楚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三是不能理解图像或公式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时乱套用公式;四是不能有效挖掘题目隐含条件;五是思维定式导致受其他知识干扰或缺乏解题方法;六是不能区分相似题型的异同,解题时“套用熟题出错”;七是运算不过关,出现计算错误。模考试卷评讲时要回归课本,注重细节,回顾梳理知识网络。同时,要发挥网络阅卷优势,查找失分的真正原因,对易错点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让易错点变成得分点。
每次模考都有原创题,辨识模型、构建模型是关键一步,也是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极好机会。教师要帮助学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厘清物理过程,找出与已有知识的关联,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以学案编写为研究对象,把控试题“四度”
二轮专题复习,宜以高频考点和力学、电磁学等重点知识板块为主,关注难点和薄弱点,组合成“平衡专题”“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动量和能量”等专题。比如,“平衡专题”的重点是三力平衡,首先要理解各种性质的力,掌握物体平衡的条件,学会用矢量三角形解决平衡问题,掌握平衡中的动态分析方法、临界与极值问题,以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及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从多角度、多途径分析解决平衡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学案编写要注意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把握好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将高频考点、重要知识点及学生易错点有机整合,打破章节限制,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将知识系统化。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微专题,如“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中加入“等时圆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轻质问题(轻板、轻小车等)”。
以实验探究为研究对象,拓展解题思路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多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分析等方面考查。如全国乙卷第23题探究待测电阻伏安特性,考查考生设计电路、连接实验电路图、处理实验数据等多种实验能力。实验题的情境比较新颖,全国甲卷第22题测量微安表内阻,考查考生创新性地解决题目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的难题;河北卷第11题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考生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得到的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量分别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像进行误差分析。有时还借助手机、传感器等现代工具创设情境,如江苏卷第11题,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蜻蜓志愿2023年在线高考志愿填报1V1服务
实验专题复习既可以依据“原理”破“实验”,也可以依据“实验”析“原理”。如利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来测定动摩擦因素,可以从“平衡”“动力学”和“功能关系”方向来设计实验方案。浙江卷第17题要求用同一套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并创新性地要求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设计实验方案。应该说,实验题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考查也很细,需要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动手操作,培养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答题策略为研究对象,强化应试指导
高考能否完美收官,答题策略也很重要。一是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精力,根据高考的题量和时间来进行限时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考试节奏,提高运算速度,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二是要加强审题、解题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识别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学会挖掘隐含信息,确立解题模型。三是要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快速找到得分点是阅卷老师评卷工作的重心,因此,清晰准确地将得分点呈现给阅卷老师,是这个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教师平时阅卷关注的是学生错在哪儿、怎么错的,而高考阅卷更重效率,考前训练时不仅要解答结果正确,过程也要简洁而清晰,力求与命题教师、阅卷教师的思维同步。
高考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考生的心态也很重要。必要的心理暗示,可以提振信心、缓解压力、激发潜能。只有用积极、平和的心态复习备考,不断总结提升,才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中学物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
作者:吕海明
以下是对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总结: 1. 高考物理以情境素材为载体,可以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来呈现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高考物理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通过选择题和解答题来体现。选择题可以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解答题则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3.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命题的规律和趋势,了解物理考点的重要性和分布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将重点放在高频考点上,提高应试效果。 4. 高考物理中的情境化题目包括物理实验题、应用题等,它们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来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这种题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5. 模拟考试与复习备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模拟考试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学诊断的依据,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6. 在模考试卷分析中,需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题型和知识点上的表现情况,找出学生的易错点和薄弱环节。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诊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7. 编写学案时,应根据题目的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难度要适中,既能够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效度和信度要保证题目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区分度要能够有效区分学生的优劣。 8. 高考物理中的实验
1. 高考物理如何以情境素材为载体,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 2. 高考物理如何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研究命题规律,准确把握物理考点的趋势? 4. 高考物理中的情境化题目有哪些类型,以及它们对学科育人的作用是什么? 5. 如何利用模拟考试与复习备考相结合,提高物理学科的复习效果? 6. 模考试卷分析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模考结果进行教学诊断和调整策略? 7. 在编写学案时,如何把握试题的难度、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8. 高考物理中的实验探究题目如何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题思路? 9. 如何针对不同的题型制定答题策略,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10. 高考物理备考过程中如何调整学生的心态,提振信心,缓解压力,以取得最佳成绩?
1. 高考物理以情境素材为载体,以促进物理素养养成为目标,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充分利用情境素材进行综合应用? 2. 高考物理试卷是评价体系指导下的科学规范命题的典范。如何通过研究高考物理真题的命题规律,准确把握命题趋势,为复习备考提供科学依据? 3. 高考物理试卷中常出现情境化的题目,包括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如何理解并应对这些情境化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模拟考试对于复习备考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分析模考试卷,发现学生在物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诊断和调整? 5. 学案编写在复习备考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编写学案,将高频考点和重点知识有机整合,打破章节限制,系统化知识,并设置微专题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6.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题思路要求很高。如何在复习备考中加强实验探究题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7. 答题策略对于高考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何帮助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精力,加强审题、解题指导,并培养良好的答题规范和应试习惯? 8. 如何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提振信心、缓解压力,激发潜能,以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挑战? 9. 如何通过综合以上策略和方法,为每个学生制定最合适的高考物理复习备考方案,并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指导?
1. 高考物理如何结合情境素材进行复习备考? 2. 为什么以高考真题为研究对象可以准确把握命题趋势? 3. 情境化的高考题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4. 模考试卷在物理学科复习备考中的作用是什么? 5. 在模考分析中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6. 如何利用模考中的原创题来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7.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8. 实验探究题在高考物理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举例说明。 9.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如何强化答题策略和应试指导? 10.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中心态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1. 高考物理如何以情境素材为载体,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养成? – 通过以情境为背景的物理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 情境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促进学习的实际应用和理解。 – 通过解决情境问题,学生能够培养物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高考物理如何考查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高考物理试题会设置涉及实际生活和工程问题的情境题,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通过设计创新性的试题,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原理,提出新颖的解决思路,展现创新精神。 – 物理实验和探究题目的设置,可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总结物理命题规律,实现备考与高考的无缝对接? – 分析高考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包括题型、考点、难度分布等方面的特点。 – 根据总结的规律,调整备考策略,重点关注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 针对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和应对能力。 4. 高考物理中的情境化题目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 环境保护类:如利用物理原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如净化水质、降低噪音等。 – 工程应用类:如利用物理原理解决工程中的设计和优化问题,如桥梁、电路等。 – 日常生活类:如利用物理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器工作原理、声音传播等。 5. 如何结合模拟考试做好物理复习备考? – 参加模拟考试,可以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能力。 – 分析模拟考试的
1. 高考物理如何以情境素材为载体,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养成? 2. 高考物理如何考查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如何利用高考真题总结物理命题规律,实现备考与高考的无缝对接? 4. 高考物理中的情境化题目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5. 如何结合模拟考试做好物理复习备考? 6. 模考试卷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教学诊断和调整策略? 7. 高考物理复习中如何利用模考试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源? 8. 如何编写学案,把控物理试题的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9.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如何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实验能力? 10. 如何强化高考物理的答题策略,提高应试指导? 11. 高考物理复习中如何处理学生的心态问题,提振信心并缓解压力? 12. 你作为一位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对以上内容有何独到的见解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