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新高考的趋势下,家长不再第一时间为报考发愁了,因为选科就难住了。

到底应该怎么选?从什么角度选,今天就把3+1+2模式的选科一次讲清楚。
3+1+2是目前最多省份开展的高改模式,其实无论是3+1+2还是3+3,选考科目思路都是一致的,从根本目的出发,为什么选科?选科不同会带来什么结果?

选科目的考虑三件事:
一:可不可以报考想学的专业(选科限制)
二:能不能学好选择的科目(分数提升空间)
三:具不具备竞争力 (全省等级赋分排名)
从目的地专业出发,要清楚目前热门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都要求选考科目是什么,答案就是2024年开始只要是偏理工农医的原自然科学方向的老理科专业基本都要求物化绑定了,也就是说物化成了选考的大方向。

1、学霸选择:物化生
2、考公务员选择物化政、历政+1(擅长的)
3、学渣建议选物理,因为本身学习就不好,报考的时候分数段内再选不到技术壁垒高的专业未来就业更加难
4、成绩一般的孩子分两种:一种是偏科就不选偏科的那个,第二种就是如果不偏科,各科都不高,物理能学进去还是建议学物化,毕竟2024年开始物理加其他两科和没有选择物理的差距不大呀,基本也都是只能报3不限专业了。(可以去看看2024年拟选科文件)

但是这里是建议所有孩子都选物化么?不是的,难不成学不好的孩子也要选么,这就回归到我们第二个问题能不能学好选择的科目。如果孩子物理和化学已经提不起来了,那么就别勉强了,学习某个学科也是需要专研进去的,可能有的孩子3年都没有入化学的门。这样成绩怎么可能高呢?
赋分也只能是低分段,失去竞争力。孩子如果就是对人文社科类专业,也就是偏文专业感兴趣,走向历史政治地理的小赛道未尝不可,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到高三的这段时间成绩提升速度也会比不喜欢,勉强选择的快的多。
所以选科第一个就是要清楚选的科目高考都能报什么专业,避免想学的专业最后报考不了。第二个就是选择的专业不但有兴趣学还要有能力学,第三个就是选择的赛道人数多不多,人越多分低的学生要比人少的学生占优势。清楚自己的目标,分析清局势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选科了,规则、意愿、努力缺一不可。
物理化学绑定是全国的么? 有了解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