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是否还能选?这是很多家长和考生非常关心的问题。
目前来看,“外语专业”在国内外的前景并不太明朗。许多大学都在撤销外语专业,外语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就业形势也变得严峻。那么,如果2024年的高考考生想选择外语类专业,如何应对这个困局呢?
一、外语专业面临“冷淡”
1.一些国内外大学宣布撤销外语专业
国外:最近,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最大的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因财政问题计划撤销9%的专业,其中包括本科和研究生院的所有外语系。
国内:最近两个月,中国国内的一些大学也撤销了外语专业,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英语专业,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这些已经公示撤销的语言类专业同样值得关注。

二、2023年外语类专业/院校录取分数下降明显
在2023年,各个级别的外语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有所下降。即使是一些学校的“王牌”专业也无法幸免,部分小语种专业的录取分数甚至达到了近年来的“新低”。
例如在广西,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往年低了约20分,位次也下降了3000多位。此外,小语种专业也受到了冷遇:江苏地区的北大希伯来语和印地语专业没有招满学生,需要继续征集;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录取分数比去年降低了100分等。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外国语院校“遇冷”:今年录取分数低,明年可以“低分上好大学”!

三、语言类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
导致专业撤销的原因之二是“不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根据《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英语和翻译专业都进入了2023年本科“黄牌专业”行列,它们的毕业生就业率、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综合都较低。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化翻译已经能够解决许多简单的语言翻译需求,只有具备高级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才更具竞争力。
考生该如何选择?
如果您对外语类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想要选择这个专业,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复合培养更有优势
2024年的考生可以多关注那些提供“多语言复合学习”和设有“外语交叉学科”的高校。
一些提供“多语言复合学习”的学校:例如,闽南师范大学培养“汉语+闽南语+英语”三语多能力复合型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本科专业实现了“外语+专业”的基础性跨专业培养,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可以修读三个专业课程,至少实现两个专业的系统学习,复合能力受益率达到了100%。
关于外语交叉学科:例如四川外国语学院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交叉学科;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了“外语+法律”新兴交叉学科。此外,还会有更多学校尝试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考生可以密切关注。
关注学校的声誉
学校的声誉也非常重要。就像今年秋季招聘时,许多雇主会设定学校层次的“门槛”,语言类专业的考生在就业时,拥有“211/双一流”名校的头衔会更具优势,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
2.部分语言类高校介绍汇总
部分语言类高校介绍,考生和家长可以点击蓝字了解学校详情:

虽然说当下外语专业不太好就业,但在现实里,我们都很认可有外语能力的人才,如“计算机+外语”“法律+外语”等是很吃香的,可见,学习外语是很重要的,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个生涯规划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