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可以说是当代互联网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生活中充斥着一大堆处在未完待续状态的自律假把式,看上去勤奋刻苦实际上原地没动。接下来就带大家看看,到底我们发现了哪些“自欺欺人型自律”。

票数较高的囤积型自律,实至名归
作为高考志愿规划师,大量的信息收集能力是基础技能之一,然而大部分的文章和视频都被扔进了收藏夹里吃灰,压根就想不起来翻看。“收藏了就算看完了”,成为了很多人的坏习惯,阅读进度甚至都赶不上政策变化。

- 问题分析:缺乏导师指引,不了解知识体系,没有学习计划。
- 解决方式:梳理知识体系、制定学习计划,沉下心来脚踏实地。
拖延型自律,计划已经定好了但是就是不想动
GIE五天训练营结束,所有目标已经门儿清了。高考志愿规划师的研学之路也已经制定完计划了,可一到执行的时候就开始拖延症发作。眼看着2021报考季越来越近,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完成,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 问题分析: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内外激励。
- 解决方式:跟随导师安排,借助外界督导增进学习动力。
触发式自律,没有压力就没有坚持
触发式自律和拖延型自律比较像,都是没有学习动力的类型。只有受了“刺激”才会努力一段时间,压力消失马上坚持不下去,特别容易半途而废。

- 问题分析:没有长期学习的习惯,缺少持续的激励。
- 解决方式:找一个可以持续督促自己学习的朋友或者老师
立flag型自律,目标定得过大以至于放弃得顺理成章
有一部分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喜欢过分漂亮的数据,没有考虑自身能力和实际学习进度,导致成功过于遥远很容易引发挫败感。只能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来安慰自己。

- 问题分析:Flag立的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
- 解决方式:求助资深的规划师,吸取经验,稳定进步。
*备注:该文章属用户投稿。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教育部、各省市考试院、全国大专院校等公开信息。如存在错误,欢迎指正,我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尽快修复错误,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老师我怀疑你在说我😱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