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欲太强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父母控制欲太强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难免会对孩子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欲。根据控制的方式,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喜怒无常和高压式的控制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形成各种人格障碍。

但抛开这些复杂因素不谈,有一个核心影响是在任何强力控制的关系里都会出现的,那就是次等感。

因为家长要去控制,就必须要剥夺孩子的话语权,这会导致孩子失去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权利。而我们感受自己在关系里的重要性,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我的感受是否可以被理解和接纳”。

比如孩子很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家长说玩物丧志,不给孩子买,那孩子就会感觉到很受伤和无助,会出现一些表达情绪的行为。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感受,就可能会责怪孩子不懂事、贪玩。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反过来形成一种经验:“不管我的要求是否合理,都是让人厌恶的,同时在关系里只有先满足别人的感受才是安全的,所以,我是次要卑微的、肮脏不可爱的。”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真的是这个样子,那是很容易被排挤和遗弃的,即使是成年人都很难对抗这种恐惧,而对更弱小的孩子来说,最可能的选择就是尽量满足父母的期待,保持优异,确保不被遗弃。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用道德高尚感来抵消卑微感,甚至是把道德作为武器来为自己争取更多话语权。

要提升自我道德感,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压抑和隐藏欲望,更极端一点的甚至可以“欲望阉割”。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既然“我是因为自己有很多欲望才被讨厌,才显得不高尚,那去掉这些欲望,我就彻底改变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某研究生在商场偷女性内衣”之类的新闻,其实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扭曲行为,就是因为过分压抑造成的,其背后的心理逻辑如下:

1、我必须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并且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不会被人看成“下等人”。

2、为了确保成功,我必须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中。

3、欲望很麻烦,越控制,越要冒出来。无法被满足带来的焦躁,严重干扰了我的工作,这让我很恐慌,所以我必须尽快找到一些发泄口,暂时把欲望平复下去。

4、如果我去买女性用品,别人会把我当怪胎(次等感再次出现)。

5、只要我最终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我就安全了!

正是这样一步步的扭曲,导致了最后会跑去偷东西。

而且因为压抑会让人情绪低沉,而偷盗激发的肾上腺素会让人精神振奋,效率提升,更有助于取得工作成绩,所以这样的行为就有了奖励,会逐渐成为一种应对痛苦的条件反射——或者叫瘾,工作累了、遇到事情不顺心了,都可能会本能地用这样的方式去发泄情绪。

当然,这只是为了演示这种压抑的危害所给出的极端案例,绝大部分孩子在成年后是不会扭曲到这种程度的,但即使是没有那么严重的行为扭曲,依然会给他们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而且这些困扰还会恶性循环地自我强化。

其中最主要的恶性循环有以下几个:

循环一:习得性无助。

因为很少有表达和自主的机会,都是在满足父母的要求,这会让孩子很难锻炼识别问题的能力,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只能人云亦云地观察“大家会怎么看,怎么做”,机械化地执行所谓的“规矩”,很少能够自己去定义自己遇到的问题。

总是用别人的意见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非常失控。比如大家说“不爱学习就是懒,该被惩罚”,那孩子也会在自己学不进去的时候自我惩罚,而不是停下来分析原因。

但事实上这些惩罚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勤奋,问题反复得不到解决,痛苦又在不断涌现,这就会更加让人绝望和无助。

为了避免无助感,孩子会变得非常害怕遇到问题,负面情绪很多,也非常害怕承担责任,而这样的个性在真实社交场合中又恰好是最容易受到排斥的。越融不进社群,就越无助。而且回避问题就无法获得经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无能感的出现,觉得自己愚蠢无能,卑微次等。

循环二:回避——停滞。

因为在原始的成长经历中,总是在担惊受怕地满足父母的要求,这会给孩子形成一种经验:“如果我不能满足别人的要求,让别人愉悦,我就会被讨厌”。

至于为什么他们不去争夺话语权,而是只能去迁就讨好,其实第一个循环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争夺话语权就意味着要负责,要去给方案、给要求,这对于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是办不到的。一方面是觉得没有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去争夺话语权只会被群起而攻。

但是讨好也不是真正能避免焦虑的策略。要知道,总是对别人的态度保持高强度的警觉性、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本身就很折磨人,于是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又容易回避社交。

无论讨好还是回避,孩子的关注点都是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反应上,思考的重点都在于“我该如何表达,才能既不会惹恼对方,又不会被对方觉得软弱可欺,同时还不能让对方觉得我愚蠢。”

要知道,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很难被同时照顾周全的,所以这样的行为模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交焦虑,导致“卑微”的孩子根本没有足够的脑力去倾听和思考别人的表达,经常思维“卡壳”,很难真正给别人积极、准确的回应和共情。

不能准确回应,就很难在情感上和别人形成共鸣,这样一来也很难让别人感觉到谈话的乐趣(分享和共鸣,是社交乐趣的主要来源),一旦无聊了,别人就可能会不自觉地转移话题,或者找其他人交流去了。

但这个客观现象往往会被“自感卑微”的孩子理解为自己是真的嘴笨、不讨喜、受到了轻视,从而会变得更加人际敏感、回避社交。

这种回避给孩子的心智带来的最可怕的影响,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学习人际关系中的“潜规则”,无法理解“立场”、“利益”等元素,认知水平永远停留在孩童时代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层面,同时也只能调用一些最简单粗暴的规则去思考问题,比如“对了就该奖励,错了就该受惩罚”。

这种认知模式让孩子很难处理复杂的多元人际关系,比如“我的同学作弊,我揭发了他,然后我被孤立了,我错了吗?”这样的问题,是用单一的对错标准可以解释的吗?自己的情感被忽视的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自然也无法考虑别人的感受——你是没错,但同学们谁能保证自己完全不犯一点事?身边有这样的告密者,谁能感觉安全?

所以这个死循环真正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会把一个人困死在自己的命运里:

回避、无知、无能、简单粗暴、被讨厌或者防备、被孤立、更加无知、更加无助和卑微、更加回避。

2023年高考志愿规划师课程培训咨询,联系18698665314(微信同号)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点话题

【考研资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研招网”将提前开通下载打印《准考证》服务

2021-12-10 15:16:43

热点话题

当AI技术与动画相结合,用AI技术对老动画施展时间“魔法”

2021-12-23 10:50: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